首頁 / 網站訊息
網站訊息

展覽訊息


主旨: 雁鴨帶毒率最高 養鴨場提高戒備
日期: 2013/4/19
內容: 2013-4-18

  2013-4-18

 

雁鴨帶毒率最高 養鴨場提高戒備/9月南飛西南部沿海濕地

 

〔記者邱宜君、洪素卿/台北報導〕中國禽流感確診病例激增達八十二例、十七人死亡,台灣也備受威脅;農委會昨日警告,每年四月候鳥北飛到西伯利亞,九月再往南飛,屆時某些病毒都會隨候鳥飛向台灣,據歷年監測,候鳥中的雁鴨最易帶病毒,牠們多出現於台灣南部與北部,又以西南沿海濕地最多,附近養鴨場須提高警戒。

 
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3/new/apr/18/images/3.jpg圖為過境龍鑾潭的雁鴨

(資料照,記者蔡宗憲翻攝)。

農委會警告,每年9月候鳥南飛,屆時可能帶病毒到台灣,西南沿海濕地附近養鴨場應提高警覺。

 

一百隻中有一隻糞便帶病毒

農委會家試所研究員鄭明珠表示,我國自民國八十七年香港H5N1禽流感事件後展開候鳥監測計畫,並委託台北市野鳥學會監測候鳥排遺糞便。監測顯示,小型雁鴨是台灣本島主要的禽流感自然宿主,離島則以鷗科為主,其中雁鴨「帶毒率」最高,主要分布在南、北台灣,平均一百隻就有一隻糞便帶有病毒。但相較於其他國家動輒一成候鳥帶毒,過境我國的候鳥相對安全。

 

台灣曾在九十八年和一百年,兩度在候鳥糞便發現H7N9病毒,惟當時的基因序列與目前中國病毒差異很大,過去也曾發現養鴨場有與候鳥同源的病毒,因雁鴨會潛入鴨場進食;但養雞場或斑鳩、麻雀等非候鳥,十幾年不曾發現與候鳥同源病毒。

 

鄭明珠表示,嘉義鰲鼓、台南四草沿海一帶幅員遼闊,候鳥季有許多雁鴨,提醒鄰近縣市的養鴨場應特別警覺。未來若在此區第一線的候鳥監測發現H7N9病毒,就須加強監測範圍應擴及西南沿海所有養鴨場,建立第二道防線。

 

防檢局副局長黃國青提醒,候鳥監測只是防疫一部分,大眾不需對候鳥太恐慌,傷害候鳥須負法律責任,台灣也會受到世界輿論譴責,建議民眾不要驚擾或接觸候鳥。

 

 
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3/new/apr/18/images/5.jpg

農委會警告,每年9月候鳥南飛,屆時可能帶病毒到台灣,西南沿海濕地附近養鴨場應提高警覺。圖為嘉義東石鄉的鰲鼓濕地(林務局提供)。

孩童病情較輕 原因仍待查

因為中國出現四歲的H7N9禽流感帶原男童,另一治癒個案也是三歲七個月的男童,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指出,過去曾發現,包括SARS等新興病毒似乎較不會感染小孩,小孩得到也較不嚴重,這次H7N9也有類似現象。但目前並不知確切原因,可能病毒在年輕細胞繁殖力較差,也可能小孩較少接觸家禽等,因個案仍少,都只是推測。

 

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秉穎則指出,北京男孩是利用PCR(聚合酶連鎖反應)檢測,PCR非常敏感,幾隻病毒就能檢出,除了實驗室污染可能導致,也可能男孩與禽鳥接觸,碰到少量病毒,也可能病毒不是活的。只能顯示這病毒確有輕症患者存在,甚至不發病。

 

 

衛生署呼籲:事前防疫勝於事後防治!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,並做好消毒殺菌工作。

請參考消毒除臭

 

 
B2B Global-Trade, Global MachineGlobal Bicycle, HiGo.